好的教育规划考验系统协调力
目前正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的关键时刻。“十四五”教育规划,是我国教育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,也是我国教育普及任务基本完成,教育进入“后普及化”阶段后实施的第一个五年教育规划。教育事业是极其复杂的,带有极强的系统性特点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如何使规划具有科学性,既不至于“纸上画画,墙上挂挂”,也不至于贻误教育发展的时机呢?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,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,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协调好各部分的发展。
在协调各级各类教育方面,使教育结构体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、财政增收放缓的背景下,要坚持规划的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聚焦教育普及后的结构性改革优化问题,在公平优质的主题下,着力补短板。当前,在纵向结构上,学前教育、终身教育发展仍不充分。在横向结构上,特殊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农村教育、家庭教育发展仍有瓶颈。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尤其农村教育方面,“十四五”教育规划要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统筹规划农村教育,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和助力。
协调好各级教育的关系。各地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,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,尤其要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。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均衡发展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,在解决“大班额”的同时,严控超大规模学校。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,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,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。实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。
协调好各类教育的关系。尤其是要协调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,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,多种形式地开展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现代学徒制,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。巩固教育扶贫成果,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办好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。在义务教育中做好劳动教育,开展职业启蒙教育,做好初中段与中职的有机衔接。特别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的教育需求,加强非学历的职业培训,为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所需人才、技能提供有力支撑。办好特殊教育,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,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保障机制,农村地区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,推行融合教育。
促进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“停课不停学”,使线上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凸显。以此为契机,“十四五”教育规划也应该把线上教育、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通盘考虑。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,尤其是要注意向乡村网络教育倾斜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,通过健全家长学校、家长委员会、家长会、家访等机制,切实形成家校共育的新天地。
在协调各教育主体方面,要切实形成合作共育的教育治理新格局。“十四五”期间教育结构不断完善,要从过去主要面向学龄人口的学历结构体系,逐步发展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体系。这必须依靠人民,以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构建机制、搭建平台、提供服务,激发政府、学校、社会、社区、家庭等各主体的活力。教育事业需要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襟,在党的领导下,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、社会全面进步,克服狭隘短视的教育功利化。破除“五唯”教育评价,杜绝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,确保学校办学自主权,切实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引导社会各界和家长支持学校建设,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,参与教育改革,形成教育合力。
在教育基本普及后,普遍地、长远地促进深层的教育公平与优质,必须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,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。当前,家庭教育总体水平不高,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。城镇家长普遍存在着教育焦虑,这和家长的较高教育期望与不足的教育能力的落差密切相关。大量的留守儿童家长更需要家庭教育指导,以更好地给孩子关爱和教育。因此,“十四五”期间,有必要将家庭教育纳入规划中,明确家庭教育责任,引发、撬动家庭教育育人理念、育人方式的变革。要切实地加强政府、学校、社区和妇联等相关部门、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责任,构建教育行动共同体。家庭教育的难点仍是在农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,为家庭教育法的出台做好宣传工作。同时,学校、社区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的同时,搭建亲子沟通交流的平台,形成亲子教育的机制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社会教育资源会更加丰富,也就有如何规范、协调的问题。要切实让校外机构成为人才成长的有力资源而不是不良竞争、焦虑的加速器。新闻媒体要侧重宣传科学理性的教育发展观、人才成长观,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。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、全面、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,尤其是和人民群众利益攸关、家长们普遍关心的政策和事项,更好地形成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机制,促进育人生态的改善。
教育各主体的广泛参与,也要体现在“十四五”教育规划制定中来。各教育主体对规划制定的广泛参与,是以人民为中心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等原则最切实的体现,是教育各方沟通理解形成行动力、形成合力的过程,也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。这有助于教育事业科学可持续的发展,也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。(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巧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