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外国语大学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方案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。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,对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提高“四个一流”建设水平,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加快追赶超越步伐,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按照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安排部署,为高标准做好未来五年学校发展顶层设计,特制定本编制工作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、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,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、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,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,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,以依法治校为保障,明确学校“十四五”时期的定位、目标、任务、措施,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。
二、主要任务
(一)做好学校“十三五”工作总结
全面总结“十三五”工作,比照目标任务和实践结果,总结成绩和经验,研判问题和成因,探索改进思路和举措。
(二)做好“十四五”发展战略研究
按照建设“高等教育强国”“高等教育强省”的战略部署,依据国家、陕西教育大会、思政工作大会和“成都会议”精神,主动对接国家、区域、行业发展需求,积极应对外语类高校竞争发展挑战,结合近几年学校重要会议成果共识,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、发展阶段、建设目标,研究确定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核心问题、重大问题、关键问题。
(三)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
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,聚焦中心工作,着眼打造一流学科、一流专业,引育高层次人才,创建标志性成果,谋划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和举措。
(四)坚定内涵式发展道路
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,着眼现阶段综合改革和未来持续发展需要,坚持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,深化综合改革,巩固比较优势,增强核心竞争力,不断提高办学实力。
(五)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
着眼增强战略管理能力,以战略规划为主要导向,以资源配置为调控手段,以绩效考核为管理方式,构建学科建设、专业发展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服务社会、国际合作等体制机制协同发力的内部管理体系,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三、基本原则
(一)坚持统筹衔接,一致性与前瞻性相结合
科学分析比较学校在时空上的优势、劣势,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衔接国家、陕西教育规划,承接学校“十三五”规划,统筹好与党代会、综合改革、教学单位目标管理等重大工作的关系,明晰学校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。
(二)坚持改革创新,重点突破与协调发展相结合
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处理好“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”关系,协调好学科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队伍建设、管理与服务等任务,增强规划编制的系统性、协同性、兼容性。
(三)坚持问题导向,定性目标与定量目标相结合
着力构建学校总体目标、专项目标与学院目标相互呼应、密切协调的规划目标体系,将年度目标、阶段目标与“十四五”总体目标有机衔接,既要体现导向性、描述性的定性目标,又要设计定量目标,将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相应指标配套细化,增强规划的可执行性和可测评性。
(四)坚持集思广益,学校主导与民主参与相结合
在学校主导的基础上,坚持开门编制规划,充分发扬民主,广泛征求广大师生、学术委员会、教代会、学代会、校友会以及上级部门、驻地政府等意见,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公开性,使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成为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的过程,成为集聚力量、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全员性系统工程。
四、规划架构
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按照校院(部)两个层次进行设计。学校层面,由“1+7”构成,“1”即学校总体发展规划,“7”即7项专项规划;学院层面,即各学院、各部门编制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。
(一)总体规划
总体规划是举全校之力对发展远景、发展目标、发展途径作出的科学规划,是对重大项目建设、重大改革攻坚、重大资源配置等作出的科学安排,是未来五年的路线图、任务书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“十三五”工作总结和成绩、问题及原因;“十四五”发展思路和目标,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等。(负责领导:白黎、王军哲;牵头单位: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;配合单位: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)
(二)专项规划
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有机衔接,是针对总体规划中某一重要领域、重要任务的具体落实方案。专项规划为总体规划服务,支持总体规划中至少一个目标的实现。专项规划具体内容包括:该领域“十三五”规划完成情况与现状(包括发展成就与现状、存在的主要问题、经验总结等),“十四五”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(包括指导思想、发展目标、上台阶关键指标等),实现“十四五”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与举措(包括任务与目标、工作举措、保障措施)等。
1.全面从严治党与干部队伍建设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王天平、王强、赵国华;牵头单位:党委办公室、纪委办公室、组织部;配合单位:相关部门、分党委)
2.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李雪茹;牵头单位:学科办、研究生院;配合单位:人事处、教务处、科研处、财务处、各学院)
3.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姜亚军;牵头单位:教务处;配合单位:学生处、人事处、科研处、学科办、财务处、各学院)
4.科研工作与服务社会工作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党争胜;牵头单位:科研处;配合单位:人事处、教务处、研究生院、国际处)
5.人才队伍与师资建设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李雪茹;牵头单位:人事处;配合单位:教务处、科研处、研究生院、学科办、财务处、各学院)
6.国际交流与国际学生培养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吴耀武;牵头单位:国际合作与交流处、汉学院;配合单位:教务处、相关学院)
7.校园文化与公共服务建设专项规划(负责领导:王天平、马洁、赵国华、李京昊、李瑞平;牵头单位:宣传部、基建处;配合单位:学生处、团委、财务处、审计处、资产处、保卫处、后勤管理处、图书馆、信息中心、校医院)
(三)学院(部门)规划
学院(部门)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延伸和细化,也是学院特色发展、内涵发展的基础和依据。内容框架包括:建设发展基本情况、指导思想、发展目标、重点任务与措施等。
1.“基本情况”分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。“发展现状”简要阐述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人才队伍建设、学术交流、社会服务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、比较优势与特色等方面情况;“存在问题”要在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础上,剖析主要问题短板,明确重点主攻任务。部门规划要深入分析阐述本领域、本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。
2.“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”主要论述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建设中期和终期目标、预期标志性成果,并按领域分解年度目标。
3.“重点任务与措施”要围绕学院内涵发展,从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人才队伍建设、社会服务、国际交流与合作、办学支撑条件、党的建设等方面凝练出支撑学院“十四五”发展目标实现的重点任务,要有详细工作计划表,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、时间节点及分工安排,并从人、财、物、体制机制、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实现的主要措施。部门规划要明确部门“十四五”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任务。
各学院(部门)的规划编制体例另文印发。
五、组织领导
学校成立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,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,审议各类规划。成员如下:
组长:白黎、王军哲
成员:王天平、马洁、王强、赵国华、党争胜、姜亚军、李雪茹、吴耀武、李京昊、李瑞平
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主要负责编制总体规划、协调督查专项规划及二级单位规划起草工作,处理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关问题。成员如下:
主任:赵国华(兼)
成员:师金柱、潘秋玲、孙华、马少辉、马福德、刘小勇、杨霞、李村璞、韩伟、黄建友、黄立波、赵宗智、张中旺、孙鹏、李开宇、张锋、申海、李永虎、刘一静(秘书)
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,领导小组自行撤销。
六、进度安排
(一)研判调研阶段(2020年5月—2020年7月)
1.开展“十三五”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成绩总结、问题分析研判工作
2.深入组织实施校内外调研,通过专家(校友)访谈、师生座谈、校领导务虚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。
3.研究制定规划提纲
(二)文本起草阶段(2020年8月—2020年10月)
1.集中编制学校总体规划
2.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拟定专项规划草案
3.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实际,根据总规划及专项规划草案拟定本学院规划草案
4.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初稿
(三)征求意见阶段(2020年11月—2021年2月)
1.与国家、陕西规划对接
2.组织召开专题研讨班,广泛征求意见,凝聚共识
3.提交教代会审议
(四)发布实施阶段(2021年3月—2021年4月)
1.提交校长办公会、党委会审议
2.发布“十四五”规划,制定落实执行管理办法
3.完成全校规划汇编
七、工作要求
(一)高度重视、精心安排
各单位、各部门要高度重视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充分认识编制“十四五”规划对于提升学校、本单位战略管理能力的重大意义,切实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。各单位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提前谋划、亲自主持编制工作,确定时间表、路线图,扎实推进,强化落实,跟踪问效,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、落实到位。
(二)全员参与,形成合力
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事关学校发展大计,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,要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联动,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,集聚力量,凝聚智慧,汇聚共识,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。要充分吸纳专家学者、广大师生、校友、社会各届的意见建议,服务规划编制工作。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针对规划意见、建议工作的台账、清单制度,及时将高质量的建议转化吸收到“十四五”规划中去。
(三)严格管理,推动落实
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,高标准、高起点推进编制工作。要建立健全督导检查、问题清单、按期报告、跟踪问责等工作机制,统筹监管规划编制工作,特别是对重要工作节点、重要工作领域、重点工作任务要进行面对面督促检查,点对点精准落实,确保编制工作按时保质完成。